查看原文
其他

“Offer收割机”是怎样炼成的?

奋发向上的 浙江传媒学院 2022-06-04



四月的风五月的雨六月的浪花奔腾入海
毕业是千万个不同夏天里的故事经历 成长 再出发2021届毕业生又留下了哪些精彩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毕业季故事之留学篇
看看她们如何成为“offer收割机”


不忘初心 无悔四年


17播音与主持艺术 王紫璇录取学校:伦敦大学学院

2017年,王紫璇如愿考上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开学典礼时作为新生代表发言的她,站在演讲台上许下了“不忘初心,无悔四年”的诺言。

在校期间,王紫璇曾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多次参加实践活动、志愿活动,综测分始终位于年级第一,并获得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大学四年,步履不停的她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地寻找、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

王紫璇获奖证书

大学生活大大开阔了王紫璇的眼界,让她发现未来有无限可能。为了体验不同的生活、学习环境,王紫璇在大二时就定下了出国读研的目标。两年后,她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伦敦大学学院的offer。在专业的选择上,王紫璇说,选择攻读科学技术与社会专业是因为受到了杨吉老师的影响。在新媒体概论课上,杨吉老师提到了科学技术在传媒领域的应用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王紫璇便在思考中产生了兴趣。她希望未来能将这些内容融入到媒体行业中,为传播内容寻找更加新颖的传播方式,以此实现自己的新闻梦想。

王紫璇担任浙江省十佳大学生颁奖典礼主持人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是王紫璇一直坚信的一句话。确定了努力方向的她,在实践活动当中也偏向于选择和研究生专业相关的活动,她说:“有目的性的选择有利于后续国外学校的申请,并且这些活动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真正喜爱的是什么。”
    王紫璇坦言:“在申请国外学校时,他们往往会看重你在实践中产生了怎样的思考,为什么你想学习这个专业。”所以在浙江广电城市之声实习的经历对于王紫璇来说非常宝贵。在城市之声这个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平台,王紫璇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带入到了实践当中。

王紫璇在浙江广电城市之声实习

    在浙传学习的过程中,王紫璇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也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让她受益匪浅。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给予了王紫璇无限的动力,支持着她不断地向前奔跑。

王紫璇参加推普周活动照

    对于怀抱新闻梦想的学弟学妹们,王紫璇想说:“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为每个阶段划分小目标和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去实现它们。


走过的路 步步算数


17英汉双语播音 张越录取学校:哥伦比亚大学    担任《浙传新闻》主播组组长、浙江传媒学院主持人协会文创部主任和校学生会干事,加入校辩论队和广播剧社,主持多场大型晚会,张越的大学生活充实且忙碌。    当谈及这份忙碌,她说,参加这么多活动并不是为了交出一份漂亮的简历,而是让大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大大小小的活动中,她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锻炼自己的能力。她说:“这是一个‘见世面’的过程,能让我见到原本不知道的世界。”张越曾在山西电视台、杭州电视台当过实习记者。她最难忘的一次采访经历是在青运会时,和同事们在大雨中背着沉重的相机、脚架,拍摄比赛画面。在记录运动员奋力拼搏精彩瞬间的同时,张越被他们的力量和精神深深震撼,也更加理解了传媒人肩负的职责与使命。

张越在《浙传新闻》担任主播

    大三时,她曾去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了一学期的交换生。在交换学习的过程中,她深刻地感受到了国际化传播的力量,并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想法。她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利用跨文化传播相关知识来还原一个客观真实的世界。

张越在美国

    被问及在留学的筹备阶段都做了哪些准备,她坦言:“我觉得美国学校对于学生的素质考察是全方位的,所以所谓对于留学的准备可能是在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她表示,GPA、社团活动、实习、交换经历这些并不是在决定留学之后才开始准备的,而是长久以来的积累。也正是这些积累,让她顺利拿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offer。

张越生活照

    张越十分感激大学中遇到的每一位亦师亦友的老师,是他们的兢兢业业为同学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结合自身经历,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明确了长远目标之后,要做好为目标服务的每一件小事;不知道未来方向的时候就先去做,做什么都好,只要没有闲着,你走过的路,步步都算数。


勇于尝试 稳步前进


17国际班 戚馨月录取学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脚踏实地、稳步前进,是戚馨月大学生活的关键词。

“人总是要试过、做过,才知道自己究竟擅长什么。”谈及大学四年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实践平台,戚馨月立刻想到了《浙传新闻》。每周在镜头前播报英文新闻,打开了她未来规划的又一个窗口。

戚馨月在《浙传新闻》担任主播

“不要让特长变成你唯一的特点。”戚馨月说,播音是她的特长,但不是她唯一拥有的技能。大学期间,戚馨月曾在杭州之声、凯旋先驱公共关系顾问有限公司、麦肯·光明广告有限公司实习,也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这些经历让她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维,也进一步明确了出国留学的目标。

戚馨月参加志愿活动照片

对于留学院校的选择,戚馨月认为,“QS排名并不能够代表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在申请学校时需要根据自己今后发展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在专业选择上,她也没有将目光仅仅锁定在传媒方向,而是传媒与社科、科技交互的学科,去接触更多的专业领域,让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

戚馨月与老师同学合照

回顾申请offer的时光,戚馨月很感谢王诗客和俞雅芸两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她坦言“老师们的肯定让我对自己更加有信心”。她也想提醒准备出国的学弟学妹们,要牢牢抓住属于自己的机会,同时也要学会根据各个学校的不同要求合理取舍,节省时间和精力。踏实与灵活并进,是戚馨月得到offer的诀窍。

戚馨月与同学合照

毕业之际,聊起在浙传的点滴,戚馨月不禁感叹到“浙传真的是一个太有活力的地方了!在她心中,浙传的每个学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个体,很难在他们身上找到共性,但每个人都能靠自己的努力走出一条独特的成功道路。


坚定理想 矢志不渝


17摄影班 刘雯珍录取学校:爱丁堡大学

    2017年,刘雯珍如愿考上浙江传媒学院。在校期间6次奖学金、3次三好学生荣誉称号、3次优秀学生班干部荣誉称号,以及各大竞赛的奖项是刘雯珍大学时光的最好见证。四年后,她也如愿考取了爱丁堡大学。

刘雯珍军训照片

    刘雯珍很早就定下了出国留学的计划,并不断为之努力。进入浙传之后,刘雯珍的绩点始终保持在年级第一的位置。课余时间,她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贡献青春力量。

刘雯珍作为志愿者代表在春运启动仪式上发言

大二暑期实践,刘雯珍参与到了“移动三脚架”的项目当中。刘雯珍去到贵州的寨头村给当地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拍摄照片,那是她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中国贫困乡村,后来这组照片也登上了新华社的《瞭望》杂志。

在给孩子们拍照的时候,刘雯珍落泪了,她感慨道:“这样可爱的孩子,却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长大。”在此触动之下,18岁的刘雯珍也坚定了自己的未来所学专业——社会学,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刘雯珍在寨头村摄影作品

 “谢谢他们愿意帮助我,可以回答我那些笨拙的问题。”回顾大学时光,刘雯珍最庆幸的就是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位良师益友。班主任陈睦喜老师在专业学习、生活上都给予了她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毕业创作导师李锦开放、包容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让她终身受益。除了老师,刘雯珍的室友、同学也给了她很多的鼓励,陪伴着她一路成长,共同进步。

刘雯珍(右一)和陈睦喜老师(右二)

“我会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努力做到最好。”刘雯珍用大学四年来诠释她说的这句话。对于有出国考研计划的学弟学妹,她希望大家放手大胆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珍惜每一次实践锻炼的机会,只要去做了,一定会有收获。”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17戏剧影视文学班 李天琪录取学校:伦敦国王学院

多次获得校奖学金,并在2020年获得浙江省奖学金;策划组织《为何鲍勃·迪伦依旧重要》《喜剧还是剧场,从探寻戏剧空间说起》等多场学术讲座;担任浙江传媒学院博士讲坛工作室社长……谈起浙传的时光,17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李天琪满眼是光,她说,大学丰盈了人生,也积攒了前行的动力。

毕业在即,李天琪已经拿到伦敦国王学院的offer,即将出国继续深造。

李天琪的获奖证书

 “跳出舒适圈,寻找更多可能”。大一时,李天琪就定下了出国留学的计划,并为之做准备。2019年,李天琪参加了美国纽约大学的新闻与传媒交流项目。在项目的创作和拍摄中,她流连于纽约街头,观察着形形色色的路人,以其中一个路人为主角、进行故事创作。这段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创作来源于生活,她“我们应该对身边的人抱有一颗好奇心,用心去观察和发现,也能将他们变成我们创作所需的素材。”    

李天琪参加美国纽约大学的新闻与传媒交流项目

    在出国留学的筹备阶段,她认为,比起“遇到困难”,用“迎接挑战”描述更为贴切。她努力学习、不断总结反思,积极参加实践锻炼,直面挑战并逐一击破,最终成功考入的理想学府。

    作为一个“过来人”,她建议:“为了避免走太多弯路,学弟学妹们应密切关注申请学校官网发布的公告,根据学校的具体要求做申请准备。以英国的学校为例,他们比较看重学术上的经历,可以提前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大学的生活不一定每天都过得很忙碌,合理安排时间,一个阶段用心去做好一件事情,长期累积,定能收获满满。"这是她在浙传四年的感悟,也是她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



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

祝福所有毕业生

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

一路向前




百年恰是风华茂,学习党史正当时。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官微推出"学习党史"专栏,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系列重要论述,引导浙传师生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进一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不懈奋斗。


浙江传媒学院“艺稻·大美”青年艺术创想周即将启幕!

国家通讯社是怎样做出好新闻的?一场分享会远远不够!

又双叒获奖!

《小舍得》原著作者浙传教授鲁引弓:做生活的记录者,在创作中学会“舍”与“得”

美美美!快来get你的浙传限定相框!



——  浙江传媒学院官微出品  ——


文|刘伊涵 吴佩珊 严欣瑶 夏奕晗

图|来源于本人

编辑|吴佩珊 夏奕晗 李姗

责编|赵立英

责审|何丽

终审|陈永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